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幼师资源 > 幼儿教案

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

时间:2024-03-18 15:02:34 晓怡
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(12篇)

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(12篇)

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,常常需要准备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

活动目标:

在感受理解歌曲《泉水叮咚》的基础上,尝试用自制的乐器和不同的合奏方法为歌曲伴奏,体验合奏成功的快乐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幼儿收集可以表现不同水声的替代乐器(碗,筷,玻璃瓶,鼓棒,装着沙、米、豆的铁罐,洗衣板等),并学会表现。

2、歌曲《泉水叮咚》的录音。

3、乐句图示及操作卡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交流各自收集的'“节奏乐器”,说说它们分别能表现什么水声?

(最近我们听了许多水的声音,还用生活用品制作了许多节奏乐器来表现听到的水声,请大家来介绍一下。)

1、你带来了什么?它能表现什么水声?

2、它敲击出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声音(泉水声、小溪声、大江声、大海声)?

3、怎样才能使这些物品发出的声音更好听?

二、使用“乐器”为歌曲《泉水叮咚》伴奏

1、复习歌曲《泉水叮咚》

提问: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这首歌唱得更动听?

(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感设计演唱方法,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。)

2、尝试用“乐器”为歌曲伴奏。

(1)提问:要为歌曲伴奏,需要做哪些准备?

(2)小结:需要有节奏,才能表现得更好。

(3)出示幼儿所选节奏的卡片:

3、幼儿尝试一起为歌曲伴奏。

(1)伴奏前提问:一起伴奏需要注意什么?你们有什么问题吗?

(2)伴奏后提问:你们觉得自己的伴奏好听吗?有问题需要解决吗?

4、师生互动解决伴奏的问题。

(1)提问:这么多乐器一起演奏,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它们表现得都很好听呢?

(鼓励幼儿运用轮奏、合奏等方法合作表现。)

(2)小结:这么多乐器共同表现时,要根据歌曲的内容与特点,用不同的办法合奏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

三、合作表现体现成功的快乐

1、教师指挥,引导幼儿合奏,为歌曲伴奏。

2、请幼儿做指挥,集体为歌曲伴奏。

3、小结:其实为这首歌曲伴奏的方法还有很多,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其他的方法,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动听。

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2

活动目标

1.了解民间《打硪歌》的特点,学习“一领众和”的歌唱方式。

2.能跟随乐曲与同伴一起喊号子、有节奏地模仿打硪的动作,体验合作的快乐。

3.在歌声中感受精神上的愉悦,增进对家乡文化的积极情感。

活动准备

活动前玩过“拔萝卜”的游戏,打硪视频,打硪的道具四个,歌谱一张。

活动过程

一、律动导入,初步感受喊号子带来的愉悦

听多媒体:“这里有个好大的萝卜,大家快来拔呀!”师幼共同玩“拔萝卜”的游戏。

小朋友啊!(嘿哟,嘿哟!)

抓紧绳啊!(嘿哟,嘿哟!)

使劲拔呀!(嘿哟,嘿哟!)

用点力呀!(嘿哟,嘿哟!)

小朋友啊!(嘿哟,嘿哟!)

使把劲啊!(嘿哟,嘿哟!)

大萝卜啊!(嘿哟,嘿哟!)

拔出来呀!(嘿哟,嘿哟!)嘿——

师:游戏中,刚刚喊着号子拔萝卜,小朋友们有什么感觉?

二、观看视频,了解劳动号子“打硪”

看民间打硪视频,提问:

1.这群农民在干什么?

小结:农民们在劳动,他们边劳动边发出吆喝声,这就是民间流传的“劳动号子”,它的作用就像我们刚刚拔萝卜的感觉一样,能让人集中力量,振奋精神,消除疲劳!

2.那块大石头是干嘛的呢?

小结:这种劳动工具叫硪石,是修路或砸地基时使用的一种工具,硪工们要把很重很重的硪石抬起来,打地面,这个动作就叫打硪(引导幼儿学一学)。打硪时唱的歌叫《打硪歌》。

三、欣赏本土《打硪歌》,会按节奏喊号子

师:我们家乡咸宁的劳动人民在打硪时,也会唱非常好听的《打硪歌》,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?

1.提问:打硪时,人们用怎样的形式唱劳动号子的?(了解号子“一领众和”的特点)

师:大家听这首歌的感觉怎样?(有力量)哪些歌词最让你觉得有力量?

2.再听一遍,要求幼儿记下歌里许多人一起唱的号子,然后告诉大家。

幼儿模仿唱,再借用多媒体共同学唱。

师:喊完号子,身上有什么感觉?(更有劲了)

3.多种形式练习歌曲中不同号子的节奏型。

A.师幼共同游戏“唱号子,送号子”。

B.幼儿根据提示字,玩“歌词配对”游戏,寻找并发现歌曲中号子的重复规律。

师:劳动人民听到我们热闹的'吆喝声,特地给大家送来一份大礼!哇!是《打硪歌》的唱词,可惜号子掉了许多!借用一下你们的号子,可以吗?

C.师幼对唱《打硪歌》,熟悉“一领众和”的演唱形式。

师:词填好了,我们一起来玩这个“喊号子”的游戏好吗?

D.原地表演《打硪歌》。

四、玩“打硪”游戏

1.师:老师特地请来了一位农民歌手,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玩“打硪”游戏好吗?

2.师:大家合作得真好,客人特地为我们送来了硪石,想试试吗?(放音乐,共同玩“打硪”游戏。)

五、接受新任务(延伸活动)

出示“工地”图片,布置任务:小朋友们好,听说你们学会了打硪,我们修路很需要硪工的帮助,请问你们愿意来我们工地帮忙吗?(小组收拾工具,共同参与户外“劳动”——打硪。)

附《打硪歌》歌词:

起来哟,起来哟(哟哟子伙嘿),大家一起来哟(嘿呀 伙呀 嘿呀 嘿)

我唱哟,一支哟(哟哟子伙嘿),打硪那个歌哟(嘿呀 伙呀 嘿呀 嘿)

唱起哟,唱起哟(哟哟子伙嘿),唱起打硪歌哟(嘿呀 伙呀 嘿 呀嘿)

唱的哟,粮食哟(哟 哟子 伙嘿),长满那个坡哇(嘿呀 伙呀 嘿呀 嘿)

唱得哟,太阳啊(呀 喂子 哟啊),红落坡啊(嘿呀 伙呀 嘿呀 嘿)

活动反思

通过日常观察,我发现幼儿对一唱一和的表演形式特别感兴趣,特选用咸宁民间《打硪歌》作为音乐活动素材,因为它具有催人奋进的感染力,合作性强,且有着较强的趣味性,“一领众和”的演唱形式,正好满足了孩子多方面需求,同时,能增强幼儿对家乡文化的积极情感。

……此处隐藏19054个字……幼儿利用纸袋作品进行表演,感受制作带来的乐趣,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

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0

活动目标:

1、喜欢并能积极投入艺术活动中,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身体进行体验。

2、感受美术作品与舞蹈等艺术活动中线条的存在,初步感知线条的情感渲染力与节奏感。

3、在活动过程中激起自由想象的热情。

活动准备:

幻灯课件、黑板、粉笔、录音机、音乐磁带。

活动重点:

感受线条的存在及其魅力(情感渲染与节奏感)

活动难点:

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审美感受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生活中的线条

你在哪儿找到过线条?

幼儿自由讲述

肢体模仿线条

小结:线条非常神奇,它是无处不在的。

二、美术作品中的线

1、欣赏《梦》

你看到了什么?

学画上的阿姨,你有什么感觉?你觉得她梦见了什么?

2、欣赏《哭泣的女人》

你看到了什么?你觉得她在干什么?看了这幅画,你有什么感受?

猜猜她为什么哭啊?

3、对比:这两幅画的区别

4、小结:这两幅画给我们的感觉不同,很大的原因是画上的线条的不同。

三、舞蹈中的.线

1、感受音乐中的线(节奏)

2、舞蹈跟学

3、小结:舞蹈和音乐中的线可以把欢快的舒缓的节奏告诉我们。

四、户外找线

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1

活动目标:

1、任意弯折电线,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。

2、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。

3、培养幼儿大胆尝试、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。

4、培养幼儿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`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。

5、能大胆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,体验成功的快乐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粗细、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

2、透明胶带、橡皮泥、积木、瓶盖、米土豆、泡沫、黄沙

活动过程:

一、猜一猜,激发活动兴趣

1、师:小朋友看,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,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?

2、小朋友猜了这么多,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?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

3、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,提问:这是什么?像什么?电线有什么用?

二、看一看,引导观察想象

1、电线会传电,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,可是今天吴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,请小朋友闭上眼睛,我们一起数“一、二、三”

2、教师将电线弯曲成“o”形,问: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?像什么?

3、电线真好玩,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。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?你们想变成什么呢?

三、玩一玩,鼓励创造表现

1、师: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,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。

2、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,教师观察指导。

3、师: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?

四、做一做,启发思考探索

1、师:我们的小手真能干,把电线弯一弯、绕一绕,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。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,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,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!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?

2、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。(如借助胶带、插入彩泥等)

3、师: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,有橡皮泥、积木……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,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。

4、幼儿尝试操作,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。

五、评一评,保持探索兴趣

师:今天小朋友真聪明,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,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,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。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,变一变。

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2

活动目标:

1、在观察、比较和交流中,感受橘子成熟后挂在枝头造型饱满、色泽红润的美。

2、能大胆运用勾、涂的方法,表现橘子在树上的不同造型。

3、体验创作的乐趣,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
4、培养幼儿的观察、操作、表达能力,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。

5、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。

活动准备:

1、颜料、水粉笔、绘画纸、毛巾、水桶等

2、PPT、实物橘子、音乐等

活动过程:

一、欣赏——细致观察成熟橘子的颜色和外形,感受其饱满、红润的特征。

1、出示实物橘子,引导幼儿观察。

师:秋天到了,有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,猜一猜,梁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水果?

这是什么?橘子成熟了吗?它是什么样子的?

小结:成熟的橘子是橙色的,呈椭圆(扁圆)形,橘子摘下来之后,你还会发现一个突起的部分叫梗。

2、欣赏PPT——橘子林

这里的橘子树是什么样子的?看一看,树干是怎样的?(粗、矮)枝条又是怎样的?(细细的、长长的、弯弯的)

仔细看一看,树上的橘子都成熟了吗?都是什么颜色的?是什么样子的?有什么不一样?(颜色、大小、果实的密集与稀疏)

这么多的橘子都是长在哪里的?枝条上除了许多红红的橘子之外,还有什么?叶子是什么样子的?(绿色、椭圆)

小结:生活中的橘子树一般有2-3米高,在细细弯弯的枝条上结满了橙色的'果实,有一个的,也有两个、三个挨在一起的,它们悄悄地压弯了枝头。

3、个别幼儿尝试画橘子

小结:画橘子时,应该先勾画出橘子的轮廓,再给橘子涂上颜色。(幼儿空手练习)

4、欣赏名画——《门外的橘子树》作者:美国画家温斯洛。荷默

师:我们画的都是一个一个的,那么两个、三个橘子挨在一起又是怎么画的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的一个画家他的作品——《门外的橘子树》。

(1)讨论:这根树枝上有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,你觉得画家是怎么画的?

小结:如果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,最前面的橘子画完整,后面的橘子遮住的部分不画。

(2)个别幼儿尝试作画挨在一起的橘子。

二、幼儿集体创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
师:现在你们都想不想自己来画橘子树?你想画几棵?树上有多少成熟的橘子?和同伴说一说。

要求:

1、开始作画时,我们要先画什么?再画什么?最后添画上什么?

2、换色时,把笔在水桶里涮一涮,在毛巾上蘸一下,再换颜色。

3、音乐停止播放时,小朋友绘画全部都要停下来。

三、幼儿作品欣赏

师:你喜欢哪一幅画?为什么?

活动延伸:

整理绘画工具

让幼儿带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班幼儿一起分享。

《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(12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